四月即將過半,在意料中的漲價行情出現之后,隨著價格的日益高企,下游市場再度觀望,入市采購意愿較月初明顯降低。據調研顯示,目前各地商家多均對后期市場走勢較為迷茫,想補貨卻擔心后市價格易跌難漲,到時血本無歸,想觀望,又擔心價格再度走高,錯過了賺錢的時機。面對鋼廠出廠價不斷上調的大坑,正可謂是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于是乎多數人選擇了謹慎的走進去,再謹慎的出來,輕裝上陣,絕不拖泥帶水。
時至今日,似乎四月行情價格走勢又出現了跟三月份同時期相對比較類似的情況,下游亦步亦趨不敢拿貨,中間商多小批量操作為主,大戶則專心出貨求穩。關注過筆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發現,筆者曾在三月中寫過“需求轉弱顯壓力,盤整下行思回暖”,說明三月過半之后下游市場多將進入穩步去庫存階段,購貨意愿減弱,而商家因成交下滑將導致市場進入窄幅向下盤整階段,后市多將隨著下游庫存的消耗而再度迎來一波上行行情。
故再次面對與三月中下旬類似的行情,筆者不禁懷疑四月中下旬走勢會不會出現與三月中下旬一致的情況,而五月份行情又能不能如期的轉好呢?工業線材小組帶著這個疑問開始尋找那極其有限的線索。
據統計數據顯示,3月下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57.97萬噸,較上旬減少1.98萬噸,旬環比減幅1.24%;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189萬噸,較上旬減少2.85萬噸,旬環比減幅1.49%。分析其原因,無非是3月下旬的時候,國內鋼價連續盤整,且原材料價格也是久不見經傳,鋼廠庫存又占有一定量,以致廠生產熱情受到一定的打擊。但是,從三月份粗鋼總量來看, 3月國內粗鋼產量為6158萬噸,同比增長3.9%,3月日產粗鋼為198.65萬噸,較2月增加5.95萬噸,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回升,這也是歷史次高水平。1-3月粗鋼產量達到17422萬噸,同比增長2.5%。因此各鋼廠在毛利尚可的情況下總體生產熱情還是比較高的,故在鋼廠生產熱情不減,下游需求減弱的情況下,而鋼材出廠價又不見下滑,故三月中下旬鋼市微幅向下盤整的局面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然這時我們不禁又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在各地貿易商紛紛反應需求并沒有出現太大好轉的情況下,各大市場多存在一定的缺貨缺規格現象,而部分鋼廠在四月初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訂貨略顯困難的情況?造成這個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鋼材出口的增加。據悉,3月份我國出口鋼材503萬噸,較2月份大幅增加16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44%,并自2010年7月首次突破500萬噸。鋼材出口大幅增加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由于目前國內鋼價交國外周邊地區價格低很多,做出口有利可圖導致的。
也許看到這里各位看客們也許不禁有點急了,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上游的拉漲動力基本上沒有了,尋求的只是穩住這個情況。既然如此我們又可以從終端產品入手,來分析后市行情,上次我們有說到三月初的拉漲終端是較為認可的,然隨著終端產品報價的走高,國內鋼材終端產品的出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而部分終端企業因產品價格上漲幅度不及原料價格上漲幅度,多處于虧本邊緣,甚至有部分企業不敢輕易接單。對此分析師陳林兵認為,在四月中下旬的這波下游減庫過程中,市場多將再次出現盤整局面。而此期間因各出售鋼材毛利尚可,鋼廠整體生產熱情多會維持與三月份相對一致的水平,因此后期市場到貨定會有所增加,而四月初的市價上漲對鋼材及鋼材終端產品的出口多會產生一定消極影響,故在供應不變需求略減的情況下,短期下游去庫存后的鋼市多將難以再度出現清明節后那般的上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