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部地區GDP增速普遍放緩之下,仍處在高速發展中的西部地區給了中國鋼鐵企業機會。
北京一家鋼材貿易商張立新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公司原來的鋼材銷售地點主要在華東地區,現在華東地區的鋼材銷售量下降了5成多,現在僅僅是勉強支撐。
“現在感覺西部地區的鋼材銷售量可能會增多,我已經去西安等地考察了3次,準備在那邊建立一家貿易公司。”張立新說。
北方一家大型鋼廠中層也告訴記者,對于多數鋼廠而言,盈利要靠副業來實現,作為主業的鋼材產品確實賣不動。西部地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鋼廠來說,在西部地區投資建設煉鋼項目和對于西部地區小型及民營鋼廠實施兼并重組是不錯的選擇,有一些鋼廠已經在開始運作。
數據顯示,《鋼鐵工業“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提出西部地區部分市場相對獨立地區適度發展鋼鐵工業,尤其是新疆、云南、黑龍江等沿邊地區。“十二五”期間,八鋼、新興鑄管、首鋼、山鋼等均有新增計劃。
西部發展勢頭明顯提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189億元,其中:東部地區投資11619億元,同比增長18.8%;中部地區投資4619億元,增長28.4%;西部地區投資4597億元,增長28%。
分析師認為,雖然東部地區投資額的絕對值一直多于中西部地區,但從增速上看,中西部地區明顯高于東部地區,同時中西部地區增速趨勢線開始靠攏,未來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將仍保持高速增長,西部地區增速將有可能進一步上揚,超越中部地區,成為新的增長點區域。
西部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高速增長,一方面是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自然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
去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批準“西咸新區”建設項目等,今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
在這一系列規劃出臺后,給西部地區保持高增長高投入增加了更強的信心,西部地區投資熱潮興起。《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更是在國務院的有關八條意見中就有五條涉及投資拉動,包括基礎設施、城鎮、產業、生態、公共服務五大類投資。未來10年,西部地區僅鐵路投資總額就將超1.5萬億元。
“2012年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分析師稱。
上述分析師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鋼鐵行業需要關注國家投資方向和結構的變化,來調整自身的區域布局。西部大開發進程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將直接拉動鋼材需求,但西部地區鋼廠較少,鋼材資源相對不足。因此鋼鐵行業可以考慮適當布局西部地區。
盯緊西部
重慶攀寶鋼材交易中心3月底成立,由于看好西部地區鋼材需求,該中心將目標定為:兩年內建成西部最大鋼材交易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進駐該交易中心的企業大部分來自中東部地區的鋼鐵企業,如江蘇沙鋼集團、江蘇豐立集團、江西新余鋼鐵、中國鐵路物資武漢公司、江蘇永鋼集團等。
“現在鋼鐵行業利潤太薄,能做到不虧損已經很不容易了,必須要拓展新的市場。”冷水江鋼鐵董事長陳代富告訴記者。
自今年1月份以來,產鋼500萬噸以上29家企業中有12家虧損,虧損面達41.38%,盈虧相抵后為凈虧21.77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也進一步下滑至-0.89%。鋼鐵行業利潤和利潤率首度呈現“雙負數”。
國內幾大鋼廠早就盯上了西部地區。例如首鋼重組長鋼,寶鋼進駐新疆八一鋼鐵,鞍鋼與攀鋼重組等。
此外,國家“十二五”鋼鐵規劃支持加快對西南地區及云南、貴州等地方鋼企的兼并重組,此項行動將深刻影響西南鋼鐵物流發展與競爭格局。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內,我國鋼鐵行業排名位居第一陣營的大型中央級鋼鐵企業將全面挺進西南地區,對云、貴、川等西南地區主要鋼鐵企業進行兼并重組。
鋼鐵業“十二五”規劃還提出,西部地區結合能源、鐵礦、水資源、環境和市場容量適度發展。這意味著八一鋼鐵等西部鋼廠將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西部繼續“一片熱土”。
據銀河證券統計,以高爐產能計算,“十二五”期間新疆地區鋼鐵新增產能總量約2780萬噸,另有軋鋼新增產能近250萬噸。各鋼廠產能的擴張都表明對未來需求的看好。對于其他還未布局西部地區的鋼廠來說則可以考慮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進行。
西部應嚴防落后產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3月表示,落后產能絕不能跨區域轉移,一定要堅持當地淘汰。
苗圩表示,從眼下的情況來看,要制定一個產業轉移的指導目錄,明確規定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產能不允許跨區域轉移。苗圩說,不光是中國,現在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擔心我們沿海地區的落后產能轉移到他們那里去。因此,我們要制定一個產業轉移的指導目錄,有序引導產業梯次轉移。對于那些落后的產能,一定要堅持當地淘汰,而且每次淘汰的標志就是使其生產設備、設施不能再運轉,銷毀成為廢鋼鐵。
“我們和西部鋼廠有合作,在那里發展,先要把我們這里的一部分產能淘汰掉,大概有3個高爐,盡管這部分產能在盈利。沒辦法,不然無法到西部建設新的生產線。”中部一家鋼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在西部各省份的“十二五”規劃中看到,嚴防落后產能、發展新型鋼材產品已經列入其中。
陜西《冶金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將發展推廣HRB400E、HRB500E抗震鋼筋、HRB400以上熱軋帶肋鋼筋與冷軋帶肋鋼筋;熱軋帶卷、高速線材,優質鋼絲與制品。優質無縫鋼管;雙金屬復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與元器件;高精度寬幅冷軋薄帶鋼等產品。
去年7月,工信部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公布,2255家企業上榜,有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的地方曾經提出,將過剩產能及時有效、審慎安全地向其它國家轉移。
為了鼓勵各地拆除淘汰落后產能,在財政部支持下,今年首次增加了中央財政獎勵資金,共計40.3億元財政專項資金來對完成考核任務的省市給予獎勵。
工信部統計,截至去年9月底,列入公告的企業90%已經停掉了落后生產線或者關停生產設備,其中70%企業已經拆除。“國家審計署審計發現,個別省份由于種種的原因生產線、生產設備還沒有拆除。”苗圩表示,“這些沒完成的企業都有具體名單,我們都要實行掛牌督辦,確保今年任務的全面完成。”
而從2012年開始,工信部原則上不再支持單個省份的產業轉移對接活動,嚴格防止落后產能異地生根,特別是向中、西部轉移。
以前是“孔雀東南飛”,現在是產業西部移,所以鋼貿企業進軍西部也是情理中事。不過,類似這樣的轉移,相關部門或者協會還是應該做個規劃,否則未來的西部將有可能造成新的產能過剩,而東部地區有可能產能短缺,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當年大范圍上線的板材項目,近期不是有鋼廠又開始板改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