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煤炭集團做起了跨界生意,給媒體提供了不少新鮮話題。在我國產煤黃金地帶的大同、榆林及鄂爾多斯(600295,股吧)等地,這些大佬們卻開始跨界做起生豬屠宰、農產品商貿物流園等生意。媒體戲稱,煤老板開始做起了殺豬、賣菜、養奶牛這些“小生意”。在這些看似有點搞笑的背后,卻真實反映出我國煤炭行業處在了困難時期,不得不謀求多項發展的窘境。
眾所周知,煤炭行業并不是單一的行業,它涉及煤化工、冶煉、鋼鐵、電力等眾多相關行業,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領域。像最近的煤炭行業入主這些基礎服務業還真是少見。究竟是什么讓這些“煤老大”甘愿自降身份,去轉行做這些看似“低賤”的服務業。答案就是煤炭行業的利潤下滑,不堪重負!拔覈牟擅汗に囘比較落后,噸煤成本高,個別企業規模小,回采率低,F在30萬噸以下的煤礦,回采率只能達到30%,同等煤田出煤少、利潤低,而且沒有固定銷路,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產出煤炭只是銷售原煤,沒有進行深加工,利潤不能升級,這些因素都導致煤炭行業陷入一定的困境!敝袊袢A(601088,股吧)神東煤炭集團錦界煤礦總工程師艾井石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發展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3年《中國企業發展報告》稱,煤炭行業步入10年來最困難時期。由于內外部宏觀經濟低迷、煤炭需求減少、煤價回落等原因,上半年煤炭企業利潤增速大幅下降,回款壓力增加。2012年1至9月份,財政部重點監測的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6.35%。三季度,近20家煤炭上市企業業績無論同比還是環比下降幅度均超過30%。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產能過剩,而且這個狀況在短期內仍無法改觀。
除了產能過剩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進口煤對中國煤炭市場造成的沖擊正在迅速放大。2012年,中國累計進口煤炭2.9億噸,進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超第二名的日本近億噸。從2009年起,中國從一個煤炭凈出口國變成煤炭凈進口國。
由于受歐美經濟增幅緩慢,以及美國頁巖氣開發加速、煤炭使用被天然氣大量替代等因素影響,全球煤炭需求不旺。與此同時,中國連續4年進口煤量在不斷增加。此外,長期低位運行的海運價格也成為推動中國進口煤增加的重要因素。
中國煤炭需求市場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而全國煤炭近一半產量都集中在山西、陜西、內蒙古,這就形成了龐大的煤炭運輸市場。長期以來,受制于鐵路、公路的壟斷地位,加之市場供需兩旺,造成煤炭運價不斷攀高,煤炭運力持續緊張,運輸成本幾乎占到煤炭成本的一半以上。艾井石總工程師表示,“現在的煤礦多為汽車運輸,只有國有企業比如中煤、神華等是鐵路運輸,運輸距離長,運煤成本非常高”。這樣一來,國產煤炭與進口煤炭相比就不具有價格優勢,在如此內憂外患之下,中國煤炭倍顯蕭條。鐵道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2013年,鐵路部門將加大電煤運輸保障力度,確保電煤運力配置總量高于上年水平。就是為了解決煤炭運輸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鐵路體制改革的滯后性和緊迫性。
為了扭轉這一頹勢,相關專家指出,首先要適當減產,除了適當減產外,中國煤炭還應當利用這次機會,加大煤礦技術改造建設的力度,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中國的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強宏觀調控,科學調控煤炭產量,合理控制產能,避免惡性競爭;并利用這個寒冬期淘汰一些產能低,效率低的煤礦。在宏觀調控的同時,更要盡快建立國內和國際煤炭市場的中長期預警機制,增強對供求關系的研判能力;同時要深化煤炭價格機制改革,減少流通環節的成本,提高國內煤炭的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