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不法分子開始蠢蠢欲動,各類刑事案件特別是“兩搶一盜”、詐騙類警情進入高發期。
為提醒民眾注意保護自身及財物安全,各地警方近日紛紛發出春節防范警示,并傳授防侵害“獨門秘笈”。
鎖好門窗防盜竊
最近,家住四川省眉山市某高檔小區的朱女士家中被盜,小偷從沒有關閉的衛生間窗戶爬入,盜走價值30多萬元的首飾。
“外出注意鎖好門窗。”這是警方最為常見的一項防盜提示。警方稱,居民外出時,最好擺個“迷魂陣”,比如家中亮一盞燈或打開電視。如果長時間全家外出,應在陽臺上晾曬一些衣物,并請鄰居多加關照。
車內防盜與室內防盜一樣簡單,只需“舉手之勞”,如盡量別放貴重物品在車內,下車離開關緊車門車窗,勿將車交由他人代泊。針對遙控干擾器干擾鎖車,警方稱車主按下鎖車鍵后多拉幾下車門即可。
室內防盜室外防扒。春節前后,車站碼頭、商場街頭人滿為患,扒竊案易發。山東煙臺警方教群眾如何辨別扒手,一看眼神,專盯他人衣兜、挎包;二看行動,扒手上車后專往人多地方擠;三看穿著,扒手大多衣著寬松,穿旅游鞋。
如果眼神不夠“精”,那就別到擁擠地方湊熱鬧;挎包別背在身后,放在身前視線之內;不要隨便吃“好心人”送的食物。忌將財物放在外套口袋里、飾物外露和乘車睡覺。
這些天,農民工紛紛返鄉,由于很多農民工隨身攜帶現金,防范意識較差,容易成為蟊賊眼中的獵物。為此,警方提示返鄉農民工,盡量不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乘車回家要選擇正規交通方式,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帶財物的情況。
防搶少走偏僻路
2011年最后一周,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發生搶劫、搶奪案件十多起。案件主要發生在夜間,被搶對象多為獨行路人、夜間營業的商鋪及營運出租車;發案地多為背街小巷、偏僻地段和高速公路。
警方提示,出門時,切不可炫富,否則可能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使自己成為被搶劫的目標。夜間出行往偏僻處時,最好與人結伴同行;尤其是女性,要選擇有路燈、行人較多的路線,且在中間明亮處行走,不要緊靠路邊兩側。發現有形跡可疑的摩托車和行人朝自己走來時,應加強戒備。
“市民到銀行、儲蓄所辦理存款、匯款、取款等業務時,要妥善保管好現金,數額較大時最好結伴辦理,在路途中不要停留,要注意觀察周圍有無可疑人員跟隨,如有緊急情況可機智靈活采取措施。”北京大興警方表示。
搶劫伴隨著暴力,一旦真的遇上了怎么辦?警方用8個字作回應:有利還擊,不利自保。即具備反抗能力或有利時機的,應及時反擊制服不法分子,使其喪失繼續作案的心理和能力;無法與作案人抗衡時,可把握時機向有人、有燈光的地方奔跑或大聲呼救。前提首先是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受到傷害,爾后及時報警。
警方提示,若遭遇不法分子危害,要抓住不法分子放松警惕的間隙呼救,這時,喊“救火”比喊“救命”更為有效。
詐騙大多涉網絡
春節前也是詐騙的多發期。今年,網絡詐騙成為各地警方關注的重點。
1月1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警方發布信息,烏市近一個月來發生73起網絡訂票詐騙案件,分別為29起網購飛機票詐騙案,44起網購火車票詐騙案件。
烏市警方介紹了辨別訂票網站真假的方法:山寨網站制作粗糙,不支持實時查詢和第三方支付。若無法判斷某網站真偽,可在該網站登錄框內任意輸入幾個賬號和密碼,如均能成功登錄,則為虛假網站。
不僅僅是網絡購票詐騙,浙江省杭州市蕭山警方提示要謹防網絡購物詐騙,犯罪嫌疑人開設購物網站,兜售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商品,聲稱這些商品來自走私、罰沒、贓物等非正常渠道。網購者切勿輕信,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一些詐騙網站留有“400”開頭的電話,警方指出,“400”和普通電話沒什么兩樣,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憑證件開通。
當前,各類市場逐步進入銷售旺季,利用假幣實施詐騙犯罪案件將高發。安徽警方公布了找零法、退錢法、“黑吃黑”法等假幣詐騙手法提醒民眾注意。如找零法即用大票面假幣購物,找零兌真幣,易發案地點在農村偏遠的小煙酒店、夜市店、大排檔等,易受害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婦女。
同樣,電信詐騙進入最后的瘋狂。警方提醒民眾,對于需要轉賬的莫名電話和短信,一律不必理會。
喝酒過量易犯錯
“春節前后將是酒后犯罪的高發期。因喝酒而引發的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刑事案件將會增多。”警方提醒民眾,飲酒要量力而行,參與者也要做到敬酒不勸酒,讓酒成為增添節日氣氛的活躍劑,而非違法犯罪的導火索。
特別要謹記:酒后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去年5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確立了“醉駕入刑”,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酒后駕車的行為,但并未能完全遏制。來自公安部的數據顯示,2011年5月1日至12月30日,全國公安機關共查處酒后駕駛23.8萬起,其中,醉酒駕駛3.8萬起,全國因酒后駕駛造成交通事故死亡716人。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春節將至,群眾走親訪友、聚會聚餐活動增多,是酒后駕駛行為的易發期,提醒公民自覺遵守法律,抵制、勸阻、舉報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共同創造喜慶、祥和、文明、安全的節日氛圍。(記者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