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首鋼董事長朱繼民今天(6日)下午在天津舉行的201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公開表示,希望鐵礦石價格能重新建立起長期合作機制,以達到中外雙方共贏的局面。
朱繼民表示,金融危機后國際鐵礦石價格出現了金融化傾向,不過他還是希望中國鋼鐵業和國外礦山能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朱繼民沒有具體闡述他的觀點是指希望鐵礦石價格能回到長協機制時代,還是希望建立新的長期合作機制。
10月31日,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公開表示,正在和國外鐵礦石供應商討論建立新的鐵礦石價格機制,但是他沒有說明新機制的有關內容。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今天則表示,中國政府支持鼓勵行業協會所做的一些積極嘗試,中鋼協先后發布鐵礦石價格指數和規范進口資質等對遏制國內鐵礦石市場的混亂局面有積極作用。
9月下旬以來,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累計下跌超過30%,即便未來會有反彈,業內預計鐵礦石價格也不可能回到170美元/噸左右的最高點了。中鋼協和寶鋼有關人士此前都公開表示,鐵礦石價格已經出現拐點,進入下降通道。
輿論認為,鐵礦石價格掉頭向下增加了中方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的籌碼,是以中國鋼鐵業也適時提出建立新的價格機制。此前,從2004年開始的鐵礦石價格長協價格機制時代,中方代表在談判中七年已經屢戰屢敗。
駱鐵軍表示,鐵礦石價格機制的變化背離和制約了中國鋼鐵業的發展,也損害了供需雙方的利益。金融危機后,鐵礦石價格暴漲,最近一個多月又遭遇暴跌,這種局面對供需雙方都是不利的,希望中外能正確對待和分析目前的形勢和特點,借助這個機會促成建立新的合理的價格機制。